第56集

首页 往前 往后

宇宙生命学(心语108集)

第四篇 太平天师

第五十六集 古人证悟的宇宙

气功学的内容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养生,防病,祛病;第二治病,临床应用;第三,人体特异功能的激发和研究。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而言,气功是属于人类实用科技范畴里的一支。

但气功理论尚不完备,理论落后于实践,这是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的,实践是第一性的,理论是第二性的。另一方面是,气功理论与现代科技理论是两条平行的河,尚未合流,故而气功学依然徘徊在庄严的科学大门之外。

气功进入第三领域时,不得不面临一个与宗教有关的古代神秘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使气功学进退两难,犹如处于三岔口。左行,科学大门是关闭的,因为还没有仪器能解释,验证气功学的深奥现象。右行,宗教的大门也是关闭的。对于气功学来说,前面没有路,只是一片荆棘,尚待开发。

从某种意义上说,气功又是一个科学与宗教的混合体,有它的特定的生存背景。今后,三学(科技学、气功学、宗教学)将并存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而气功学的特点依然会是一个没有检测仪器的科技和一个没有围墙的宗教。

气功学在向第三领域进军时,不得不涉及宗教的部分理论、实修方法以及印证的结果。比如佛门的止观、禅定、手印、密咒;道门的内丹术、符咒;巫门的祈神术、灵动、通灵、巫术等等。因为在第三领域里,无论是在理论、实践(实修)、实证等方面,宗教学依然是遥遥领先。气功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把宗教学的经典、理论,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并通过实修加以印证、破译。这样一来,气功热就会导致一场宗教热,这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那么由谁来领导这场宗教热呢?科技界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宗教界也不会牵头的,依然还是气功学。故而气功学者(并不一定是气功大师),将要花费很大气力去深入经藏、道藏、圣经、可兰经……以至考古学,史前神话的研究和开发。这是一个十分壮观的事业,也是一个苦难的历程,因为只有在一个十分遥远的年代,只有当三条河合流时,才是一个新的里程的起点。左边一条河是科技学,右边一条河是宗教学,中间一条河是气功学,也只有三河相会时,人们才能真正理解生命之谜。

这里边科技学是消极的,宗教学也是消极的,只有气功学,尽管是处于不神不鬼的位置,却是最积极的。

但是气功界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门派林立,相互排斥,相互封闭,自立宗门,很有江湖习气。修习气功的人虽是上千万,但却有一定的盲目性。一些不负责任的气功师会利用这种群体性的盲目性,致使民众、社会对气功失望。这是气功界内部需要克服的,但是也不能用简单的行政性的方式加以管理,因为气功带有某种宗教的性质。

对于生命本质的理论和实证,宗教界自古以来是居领先地位,仅仅是它的理论,过于古典,喻性极浓而让人费解,而它的实证又是相当艰难,且一旦有人证出什么以后,往往就远离社会遁入“深山”。

在古代,一些高僧证悟出其中的一些神秘,并用他们的语言描绘了出来,但是,这方面的东西经常是无法用言所喻的,例如唐朝一大和尚讲述他的体悟:

一、心(读者应知,佛门所说的“心”仅与心脏的心同字、同音但不同意)是众生之本源,一切诸法同归于心,万法是心之异名。见色便见心,众生只见色不见心,是因为识性(后天意识)昏暗,不觉不知。

若能穷究(坐禅),步步行行(从初禅至二禅、三禅、四禅……),念兹在兹(入劝入定),忽然亲见,名 曰见性,此性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须是左顾右盼,回头转脑,瞻之在前,忽然在后……此性无形无相……

此心此性即是生命光音能量团,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摩尼珠。“心是众生之本源”一句,是说宇宙生命的起源,于宇宙心,由宙心飘流出来的生命光子就是生命之心,就是构成人身的真我。

会吗?若得心空皆及第,凡圣(指凡人与天神、佛)原来共一家。

二、若信于此,但去静坐,坐令极静,举心动念,有一无位真人.常在赤肉团上,出出入入、余(指那大和尚)亲见此菩萨,悠游自在,他与吾起坐皆相随,同起复同倒,同欢同笑,同叫同闹。

会么?眼里闻声方始知。

从上述一、二中可知,古代人已证出生命的本源,但是又能用何种语言去描绘呢?用什么语言才能说得情呢?下面继续看对宇宙的描绘。

三、梵语“摩诃”,中文意为“大”、“平等”,或世间最大莫过于“虚空”。摩诃即虚空,即宇宙。

金刚经说:南西北方,四维(指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说:不可思量,世尊。

古人已证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大,尽管有地球、太阳、月亮,但相对于宇宙而言,宇宙仍是象什么也没有,它太大了,只呈现一片虚空。地球所在的太阳系、银河系处于虚空之中,它的周围都是虚空,地球的位置在虚空境(宇宙)的东方。古人只能用当时的语言来描绘宇宙的大和虚空性。如:

灌溪说: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大道(指宇宙、虚空、摩诃)无边际,虚空难度量。

雪峰说:仰望不见天,低头不见地,谁知有一物,更过于此,太虚虽广,不能包其体,日月虽明,不能喻其光。

这里雪峰描述的是宙心,说它比虚空还要大,虚空都包含不了它,这是指宙心向外飘移的生命光子流,它能飘移出宇宙,而进入黑洞海洋(详见四十七集、五十一集)。而这个明亮的光源宙心,日月虽明,也不可比喻它的光亮。

上述是古人注解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的几段文字,古人注经是用体悟、证悟去注经,是修行到了那个层次之后,用证悟后的语言去注经,后人注经就不同了,没有修行到那个地步,只能是字面上,咬文嚼字,越注越偏,让人看不到佛的本来面貌了。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