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集

首页 往前 往后

宇宙生命学(心语108集)

第四篇 太平天师

第四十六集 止观双修法

众多僧尼、居士总有一种想法,只要出家了,或是皈依念佛了,到时就会有接引之光,接其去西方极乐世界。这种说法、这种想法是极幼稚的。在前面一些集子中研讨过如何才能获得接引之光,并不是你出家了,皈依念佛了就能够获得接引之光,不具备以前集子中讲述的那些条件是不可能获得接引之光的,到时仍是孤魂野鬼,人畜牲道,或是去地狱,甚至入苦海,就连地藏王也毫无办法,因为佛力是有限的。

现在研讨另一个问题,即是你获得了接引之光,溶进了光的海洋,但是你不具备罗汉位、菩萨位、佛位,那么其结果你将被光的海洋所溶化,虽然不至于落入六道,但你也就消失了,你永远也找不到自己了,因为你不具备足够独立的能量。

佛并不希望你消失,故而再三叮嘱要修行,修罗汉、修菩萨位、修佛位,并不希望你犹如一滴水,溶进光的汪洋之中而永恒的存在,那是一种永远不存在的存在。佛在世传法四十九年,意在留下一套可行的法规,使人有法可依,按法修行,成为罗汉、菩萨,使你能够具备足够的生命光音能量在生命天河中回归,使你犹如一条鱼,虽溶于大海,却能找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修行、修炼的真正内涵。

对于人来说,对于你来说,找不到自己就没意思了,人类决不愿意犹如植物人一样在西方极乐世界找不到自己,所谓极乐,就是不知有苦,不知有乐,犹如植物人。比如,一个人以获有一台彩电为乐,当你有一万台彩电时,你就会不以此为乐了。极乐就是无乐,又如,当一个人获取得六神通十八变的功能时,他也就永远没有乐了,因为他不再有任何追求,无追求的人也就无乐可言了。他也就不再愿意留在凡世间,默默地归隐于生命天河里的某个 崆峒处,永远以寂静为伴。

故而,人大可不必以烦恼为烦恼,因为当你一旦无烦可恼时,那时,就是一片寂静,甚至你连话也不愿讲了,因为你超脱了,脱俗入化了。

反之,人若能不以烦恼为烦恼时,人也就大定入静、入寂了。

人本身就是九宫娘娘制造的一个怪物,又想成仙得道,又不堪寂寞。若是不堪寂寞,就无以能在无尽无休的生命天河中回游,心只要稍稍一动,就会顺流而下,去寻找、寻机进入生命载体,去充分表现其生命力。

九宫娘娘当初是怜悯那些思凡的生命能量体——生命光子,制造了能够自行繁衍的生命载体以供思凡光子的享用,没想到使这些光子落入三恶道而无力回归。

天人下凡的故事很多,白娘子就是一例,下凡入了蛇道,以后修成仙欲回归,另一九宫娘娘及时相告,还有一缘未了,只有了尽才能回归,白娘子为了俗缘,才演出一场惊天动地的白蛇传。

地球的生态环境很好,就象有的“多事人”把几只水狸放在热带地区放养,结果大量衍生,无尽无休,人力也无法控制了,地球上的人类也是如此,衍生极快,天人根本无法控制了。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控制,那就是人类的本性,自相残杀,自我毁灭。

但人类中毕竟有有识之人,呼吁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更有一批觉悟者,在深思熟虑、苦想冥思:“我”到底是谁?我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

何为念佛?僧尼、居士几乎天天念佛,但能说出何为念佛的,又能有几人?若要念佛,就应了知佛是什么?念的是什么?

佛是指宙心——大日,以及大日周围的九色光团,即生命的本源,一切生命都是从那里而来,包括你。念,是指心,不是指口。若是指口的话,那是念佛,而不是念佛了。念佛的含意就是,你要知道,你心里要知道,你是从何而来,还要向何而去,不要再飘游不定了,回归生命本源大日吧,念佛就是心念生命本源,意在回归。

当你念佛念到别无所念时,不念人生了,不念花天酒地了,不念吃喝玩乐了,而只是一心念佛时,你才具有回归之心,你才具有足够的定力去保障在回归的旅途中一心不乱,直奔生命本源。

上述研讨的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你如何才能具有回归的能力,这个问题的难度就大了,而且更为实际了。比如,一个人可以心念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或是心念去潜入玛利娅娜大海沟,你可以去念,但是怎么才可具有实施的能力,就复杂了,难度就相当巨大了。

回归的方法方式有多种,术语称之为法门,释迦佛指示:观音法门为最,即摩尼功法。其它法门虽也可以回归,但难度就更大一些。净土念佛法门,表面看去最安全,也最易,实际上是最难,风险也最大,所谓风险是指难以成功而言,并不是说有什么危险。禅宗法门,以前的集子中介绍过,有一心禅,次第禅(即世间禅和出世间禅)。

不过任何法门,均以戒为前 提,为根本。“无戒不成定,无定慧无影,定慧两不具,莫问西天路。”故而五戒之受持、习修,是一切妙善之根本。

有偈子为证:佛语诸比丘,观淫欲污秽。宁入热铁网,不堕爱河中。杀由贪嗔起,犹如不治火。一念嗔恚意,死后入泥犁。多方邪命求,得则皆盗罪。少欲知止足,十二头陀行。诸妄语邪命,以求取利名。现世为人轻,死后地狱沦。出家悟佛理,身披法王服。寻真飘四海,莫负九宫托。这个偈子写的就是杀、淫、盗、妄语四根本戒。

在诸多法门中,虽以观音法门为最,但观音法门世人虽知,但难以说清,它不仅需要悟性,也需要实修实炼方可入门。净土念佛法门最易入门,但最难成功。佛门认为,止观法门较为稳妥可靠,不少读者也都知道止观法门。

何为止?止就是定;何为观?观就是慧。修法是先止后观,即先定再慧。但是这不算完,第三步就是止观双修,即定慧双修,若无双修是修不出去的。世间的气功,往往修定不修慧,即修止不修观。有的则修慧不修定,即修观不修止,不双修是修不出去的。

宗喀巴大师明教:乘若大 若小,皆止观之果。唯观或唯止,多修而少成。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不见如来性,定强慧劣故;菩萨见不明,慧强定劣故;如来正遍知,止观均等故。无定强开慧,散心颠倒性。无慧强制心(定),轮回终未已。

在下一集里,将进一步研讨如何修止,如何修观,如何止观双修。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