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2-6集

首页 往前 往后

修行者 总后记

《修行者》二十八篇 断后行

第261集 胜利回归 第二章

第六节

E:古印度佛经,大多是众罗汉的行观记录。古印度人皆修瑜伽,是故获天眼天耳的人较多。他们对经中所言也能看得到,体悟得出,经中所说,虽不是物质现实社会所能存在的,但那些又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现实之中而真实不虚,故而也就不以为然。一代代的人传下去了,环境的变异使天眼天耳者越来越少,直至几乎没有。后人再读古经时就再也看不出经中到底写的是什么?一种人坚信,经无虚言,经中所言,在古时都是活生生的存在。不知那仅仅是一种景观,却误以为是物质现实,其结果是执迷不悟,盲目在现实中去追寻虚幻。另一种人读了经书,斩钉截铁地说,全是胡说八道,封建迷信。从而陷入另一种迷信,只迷信双眼,而不知人还有第三只眼。

甲:一位学人来信说,当他读到碧霞元君哭诉天锋毁灭记一段时,不尽失声痛哭起来。

F:但凡是天锋的人,自然会悲切。千百年的事了,再说也是无济于事,只有回首向前走吧……再说,一提起这段,西洋女王总是不自在。

G:她说,那罗布带着狗熊军一举灭了白鲸九族也算是可以的了……我也是没多说个什么。两军相争,又是有谁肯相让?大家都退回一步,再大的事也就了了,总比那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的好。再说,我也并非就是卡着那群狗熊不准进白月。

F:狗熊军也是够辛苦的,万千年来一个都没上去,全在三界里混日子。多上香,多叩头,多叫几声二大妈,充其量也就是这点本事,也没什么新招了。再说,就是挨罚也不过是充军发配西门峡去守关。

甲:我还以为驻守西门峡、驻守朝天门是件很光彩很威武的事呢?

F:威武是威武,可就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人家一队队的往青潭开拔……

E:六祖慧能北上开跋迈出第一步时的背景就是上面已介绍的种种情况,那年是661年,距今已是1336年以前的事了。唐三藏在664年故去,他的弟子窥基和尚业已成就了“唯识论”、“法相宗”。道宣和尚在667年72岁故去,“律宗” 已成就。净土莲宗的二祖善导和尚的师父道绰和尚于645年84岁故去。善导大兴念佛法门,他于681年69岁病故。六祖慧能这第一步刚要抬脚……

甲:净土莲宗的创始人初祖慧远,观力没成就时,为何不去问师,反而无可奈何的声声念起佛来?

E:慧远的师父可是位了不起的高僧,是河北人“道安”。道安从小父母双亡,故养在寺庙中。他18岁时,其师认为他已学成,就让他下山去自立门户。

甲:既已学成,其师为何不留他在身边侍候却放走另立门户?

E:古代之师是不肯误人子弟的,但凡一学有成,就令其下山不再留了。下山的人只有游江湖闯天下,伺机自立门户。不像现在的学人,才学几个月就急着要出山自立门户。

道安下山后,云游四方,遍访高僧增加学识。以后又遇高僧“弗图澄”,道安拜“弗”为师,又成为“弗”的弟子。

甲:这位“弗图澄”又是何许人也?

E:“弗”乃龟兹国人,九岁出家,七十二岁时东来步入洛阳传教。他已有神通,并以神通让当时战乱中的王侯信奉了佛教。他在王面前摆了一碗清水,焚香合十……瞬间碗中长出一朵青莲。在王侯资助下,他建寺院839座。

甲:几乎是一座寺表一万年。

E:道安就是他的众弟子之一。

道安对中国佛教徒有个极为重大的影响。道安自立门户后,在湖北讲法15年。以后,他提出,佛门弟子都应改姓释,并第一个带头改姓释。直至如今,只要出家,或是在家人办了皈依佛门的居士证,则不由分说,通通姓释。

甲:这么说,咱们这位师父也就只好姓释了?

F:今天下午来了个查水表兼收费的,他问,老头姓什么?师说姓“红”,又问,上次查表时,见来了一人,她说是你侄女,打听你在哪座房住。问之叫什么名?说叫皇甫珠。那你怎么姓红,侄女姓皇甫呢?那你应该是皇才对呀?师说,早就不是皇了,还提个什么皇字。她是老二的孩子,老三姓蓝。又问,你是少数民族吧?师说,安息国的。

甲:安息国在何处?

F:安息国是古波斯。

甲:师为何进进出出都穿便装?

F:师的衣钵都留在南京城里了,这山区一带没有寺庙,若是着僧衣进进出出显得太招摇。

甲:那得衣钵者不就是法脉传人了吗?

F:师将衣放一处,钵又放一处。钵处无 衣,衣处无钵。

E:道安所处的时代正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次遭战乱,道安法师被拘执,故遣散众弟子,令其自寻出路。慧远就带着一部分僧徒南下去了九江,在卢山僧友和地方官的资助下,建了东林寺,这东林寺就是净土莲宗的发源地。

以后,道安于385年故去,九江的众僧不知如何再往下修,于是长叹一声,念佛吧!如此,那一声声哀切之声振荡山野,久而久之,终于在402年,大兴起念佛法门,而慧远则于416年故去。如是,后人一听“嘀嘀”,就知是汽车来了。

甲:如若大街上的汽车,不安那个“嘀嘀”,大行起来也是个不方便。

F:是的。故知嘀嘀也是汽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如果只有那个嘀嘀,也仅是虚晃而不成汽车。

甲:那么,汽车的 气缸又是什么?这气缸带挂档可是汽车的主要动力部件。

E:是佛门的密教。

甲:汽车的方向盘呢?

E:佛门唯识论的法相宗。

甲:那一心禅又是个什么东西?

E:它不是个东西,是驾车的司机。

甲:如若这众多的宗凑合在一起,成就了汽车,那样就可以全力以赴,全速前进大行了吧?

E:原地不动。

甲:何以故?

E:没有轮子。

甲:那什么是轮子?

E:法轮。

甲:法轮又是什么?

E:古瑜伽。

甲:看来修个佛也是真够麻烦的。

F:就是因为汽车太复杂了,于是就把它拆了分宗立门去研究。故知,修佛的人就要把所有的 零部件都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组合的过程就叫修炼。组合好了,可以开了,就叫上道了。在大道上奔驰的过程,就叫修行。神功法的起步点就是在大道上奔驰。《修行者》一书,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组合修炼的过程。《修》一书,已帮助你把一切必须的零部件全都牢牢地组合在一起,只要你能把车门打开,坐进去,有那把开车的钥匙,一点火就走!

甲:那把开车的钥匙又在哪儿?

E: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能打开心灵的窗就能得到那把钥匙。

甲:那首印度歌是这样唱的……

啊,你啊美丽的月亮啊……

从天边看一看我……

我向你打开了心灵的窗,

我向你说出了心里的话。

啊,你啊美丽的月亮啊……

我明白了,心相应是打开心灵之窗的法门!

E:是故称之为无上瑜伽。

甲:那就是说,薄伽梵歌的启步点是从打开心灵之窗开始的。

“我向你说出了心里的话”,话,舌之言,音也。如是,下一步就是观音法门。

大行至高潮,冲刺全速前进,加大油门,挂上四档,这就是佛门密教!

E:在中国佛门密教的创始人是“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这三位外国高僧。善无畏是释迦牟尼叔父的后代,他辞去国王之荣华富贵而专心修密。在他88岁时,奉师命前往中国传密,唐玄宗接见了他,并立他为国师。善无畏的重要作用是,他把密教最重要的经典,即《大日经》译成了华文。《大日经》全名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善无畏在99岁时故去。

金刚智比善无畏入唐的时间晚四年,他是奉国王之命来中国传密,不空是他的弟子。

金刚智的作用是教习修密的方法,在洛阳、长安建立修密的道场,即“曼荼罗”道场。

金刚智的随行弟子“不空” 年岁较小,他15岁拜金刚智为师并随师入唐。公元724年,不空足岁后,在洛阳受具足戒而成为比丘,不空的作用是,在金刚智故去后,奉师遗命,并持大唐国书,前往“狮子国”专习密教之法。不空在狮子国精修密法,同时收集密教经典一千多卷带回大唐存于长安。

不空的弟子“慧果”承其法脉,慧果的弟子、日本高僧“空海”,返日后创日本密宗,直至今日。

甲:善无畏身居国王,却是弃荣华富贵出家为僧去苦修。而今不少气功人苦修以期出大功能才得以获荣华,最好再当个王。

气功人不解,善无畏已经是国王,已经有荣华富贵,却又何故弃王位去做那个修炼的事?

善无畏不解,气功人修炼并不是为修佛,而是为修荣华富贵。

F:如此,正是天尊所言,拿修行当饭吃,拿修炼当获取荣华的手段。

甲:大概是善无畏老了,当国王也费劲了,是故送个王位的人情,自己出家了……

F:善无畏是13岁弃王位出家为僧。

E:才刚说到六祖慧能弃了砍柴斧子北上迈出了第一步……刚行至韶关西南的曹溪,遇到一位尼姑手持《涅槃经》,有字不认识,向慧能问字。此尼姑叫“无尽藏”尼。

甲:提到尼姑,中国何时有的尼姑?

E:当初,释佛是死活也不肯收女弟子为尼,他的潜在意识依然深藏在水轮,这罗刹女若是进入佛门那可就全混汤了。谁知,恰恰是他的养母,即姨妈,率几百名宫女削发出家,非要当释佛弟子不可。

中国的第一位出家女尼是江苏徐州人,她叫“钟令仪”。此女子琴弹的好,书法也好,其父出任甘肃武威太守。一日,令仪在洛阳宫城西门听到了“法始”僧讲法,于是找到法始,要求度化。

法始和尚为难了,他说,西土倒是僧尼都有,可中国佛法尚未完备,对于女尼,我真是不知如何个济度法。

令仪问:难道比丘与比丘尼有什么分别吗?

法始道:听外国和尚说,尼有五百戒之多,这就比比丘多了不少,只有去问问外国法师了……

来自克什米尔的外国高僧“智山法师”说,在戒法上比丘尼与比丘大同小异。但是,目前中国尚无戒法,无法受戒。不过按通常的规矩,高僧就可以授十戒,只是授完十戒,她也没个师傅可以依从,这个尼姑又如何出家呢?

但令仪志坚不移,她请智山讲解了十戒,剃发做了“沙弥尼”。

在佛门中,在家人皈依一般是受五戒,若是出家,20岁以下的女子受十戒为沙弥尼。男,受十戒为沙弥。沙弥及沙弥尼受具足戒几百条之后,称为比丘或比丘尼,即僧和尼。

甲:不是叫和尚和尼姑吗?

F:和尚一语是在家人对僧的尊称,可僧自己却不敢轻易自称是和尚,更是不敢自称是大和尚,那可是了不得的事。

古代,太守以上的大官,方可称为大人。甚至太守都不敢自称为大人,而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方可称为大人。

无正式官职,但在法上有大成效者方可称为上人。古代的僧一度必须是应皇上下 诏而出家,并不是说你想出家就能出家的。比如,唐三藏就是应皇诏破格破例出的家。尤其是贵族子女出家,必须要经朝廷审批。

甲:为何朝廷要亲自控制出家呢?

F:不然都去把修行当饭吃了。因为出家人只消费不生产,是社会的寄生人。如若寄生人过多,社会负担就会过重,甚至缺人种田,缺人做工服役。

当僧人法高为上且又深受朝廷重用,几乎相当于三品以上大官时,此时尊称为“大和上”。那么,叫白了,就是大和尚。但是,这话到了老百姓嘴里,就没那么多封建意识了,想怎么说就怎么叫,只要顺嘴就行。

E:那令仪一削发当了沙弥尼,震动极大,立时就来了二十四位年青女子削发出家,拜令仪为师,她们共同修学并建了“竹林寺”。

甲:中国的第一位女尼是江苏人,那么,中国有没有第一位出家的男人?

E:佛教入东土也不算太晚,但众寺院里的僧人全是西域胡人,而且大多是“月氏国”的胡人。众多汉人虽已皈依了佛教,但对剃个大光头,着实是迈不动这一步,也是实在是无人敢那样去做。

第一个削发为僧的汉人叫“朱士行”,原是书香弟子,出家后研读《小品般 若经》,总觉得译文在字句上不妥,于是去西域探求真经。他是第一个去西土取经的汉人,时间在公元260元,距现在1737年。在朱士行削发为僧时,在当时是惊世骇闻,个个目瞪口呆。那时的汉人皆是口头礼佛,无一人敢于身体力行真的入空门。

朱士行在西域流落了20年,终于在八十岁时,找到了梵文《大品般若经》,立即遣弟子火速送往东土。

甲:过去常听人说,日本人去德国学兵法,将所得吞服后自杀,尸运回日本后又解剖取出。看来中国也有这样的人。

E:在公元281年,朱士行在西域故去,火化时,大火熄灭后,遗体却完好无损!众人皆惊!

正当众人惊骇不止时,来了一位西域高僧,双手合十曰,你若得道,身亦当灭,何须做此惊世之举!

言罢,尸骨应声而碎。

此事哗然,如箭速飞传中原。以后,古代所传金刚不坏身,就是指此事。但后人误传为肉身成仙。

那西域高僧之言是说,你修的是佛,还留个牵挂做什么?还不弃之快走!

那位士行大师,生时留下一句话,即“无信者不幸”。

甲:看来,这里边还是有不少的学问,单就这“无信者不幸”五个字,其密意也是极深的。

E:那位无尽藏尼倒不是求学问,而是找慧能问字。慧能说,我不识字,却还能了解经义,因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慧能的意思是,佛的真经不在字面上,在字面上去寻,永不得佛理。

于是,无尽藏尼请慧能住在韶关的“南华寺”。

甲:去年,广东的那位丽女曾专程去南华寺学做罗汉菜,打算师去广东时给师露一手。

E:慧能继续北行,于两年后达到湖北的黄梅谒见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问:居士从何处来,欲求何物?

慧能曰:弟子是岭南人,唯求作佛!

五祖斥道:你是猖獠(即南蛮),怎能作佛?

慧能曰:佛性本无南北,和尚佛性与猖獠佛性并无区别,和尚能作佛,弟子亦能。

五祖道,去碓房舂米干活吧!

此时五祖身边已有弟子七百众。

话说六祖慧能持衣钵潜回两广,在连山南面的怀集、四会一带潜藏了十多年之久。一日,他去南海法性寺〔即广州光孝寺),正值印宗法师宣讲《涅槃经》。印宗法师问道,听说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

此时已是676年的事了。慧能出示了衣钵……印宗法师立即聚众,在菩提树下为慧能剃发,又请戒律师为他受具足戒,至此,慧能算是正式出家为僧了。

甲:那就是说,六祖接了五祖的衣钵,当时他还不是个和尚。从此事可看出五祖是了不得了,此举即是法无定法。

E:正是。今天要开示的课题就是,何为法无定法?

甲:从年代上看,慧能是刚上山就暗接衣钵得了法脉,这也是五祖之高见,慧眼识人。如此,才使得六祖之后出来了云门、石头以及大颠和尚……若无五祖的胆量,又哪里能出云门、石头……这也叫不可得意忘形。

E:以后,六祖就在曹溪宝林寺,即韶关的南华寺,讲法达三十年。713年圆寂,遗体不坏,保存至今。

甲:可惜当时无西域高僧开示,还不快走,留个牵挂做什么?这叫一片白云遮谷口,几多飞鸟尽 迷巢,始到牢关终是放不下,那又是惦记着什么呢?

E:慧能未故时对他的一个弟子“怀让”说,将来在你门下会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

以后,怀让去了衡山,住在“般若寺”,一日,他见山下来了个四川人,自己结庵坐禅。便问道,你坐禅图什么?川人答,图作佛。怀让曰,坐禅又怎能作佛?

于是川人拜怀让为师。这位川人俗姓马,他就是后人称为马祖的道一禅师。

道一追随怀让修禅十年,学成之后去了江西,在南昌教传禅学,弟子云集,名声大噪,使慧能法嗣大兴盛。道一的弟子散布天下,不少都成就为一方宗主。道一性急,参禅时对弟子常是拳打脚踢,以截断学人的情结令其忽然省识。这一点与慧能耐心说教是截然相反的。

道一的弟子学打踢一手学的很快,到他的三传弟子“义玄”创临济宗时,增加了当头一棒!

慧能去世后,其弟子形成了五大宗,即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五支脉,这五支后人称为五大家。临济后又分为黄龙、杨歧两派,故六祖慧能之后是五家七宗。

宗和派就是这样一代代形成的,故知天下各宗各派的老祖宗本是个一。

甲:为何不始终如一,却分那么多宗派做什么?

F:这是自然法则。比如,你爷爷的爷爷有十个儿子,不可能传到你这辈时,大家仍住在一处。野兽的幼子长大后,母兽也是将它赶走,让它自立门户。一株花结了一包子,每个子又都自立门户成长为新的一株。故知,顺行就是个多,逆行则须密。

甲: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观无量寿经》中的观,与《心经》中的观可有区别?

G:观音之观为小观,观自之观为中观,观无之观为大观。《易》曰,大观在上。此大观即是天缘宫。但是,《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无,一定要自然成就,不可人为的去想,也不可因无观而心急只是一味的念出声。有声之念在嗓子眼,无声之念在心。比如,执白票的生手开车,总是不停地按喇叭,总是制造情况急刹车。而红票高手就轻易不会让喇叭响,也轻易不搞急刹车。全在于一个是心中无底,一个是心中有数。故知,所行所为,全在于那个心是如何?

高手行车,心、身、车三位一体,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犹如三魂和合默契。生手开车,心、身、车三分离,各执我所我见。而如何从生手成就为高手,不是嘴上的功夫,全在于修与炼。

自己练习开车,称之为小乘,有了客票能开客车了,称为大乘,故知修大乘不是嘴上的功夫,你得有那个本事。

当年释佛斥责众罗汉修小乘不修大乘,是因为弟子已具足开大客的本事了。后人理解为,应该是根本不会开车,一上手就开大客车,那样才符合佛之所教。其错在于忽略了释佛当年说话的背景,不知释佛那话是对谁说的。

乙:下面是1月13日的行观记录。川人问红纸管带茜茜,应该如何度过人生?茜茜说,人世间的事本是人去楼空,没什么值得留恋,百年人生就是想留也留不住。梦幻时间停止,在三界内是不可能的。人世间无非就那两条路,先苦而后生,先生而后苦。人世间就是再甜蜜,可转眼就是百年,百年之后就是万千年的苦。

又问:若有两级以上的能量不是可以再投生,那样,不就又是一个百年的生,而不至于有那万千年的苦?

答:话是那样说,但得等机会。房子是有限的,而排队等房子的生灵是无限的。又不是只有少数生灵是二级能量,三界内二级以上的不计其数,它们都在排队等。

问:它们为什么不走?还非要等人身?

答:走不出去。有人身修的能快一些。

又问本小姐,应如何度人生?

曰:世间的事因缘而聚,缘尽而散,莫要看重那皮囊,自由人在九重天。世间情,虚如幻;名与利,一场空。何须将此看得重?皆是殊途过路客,各走各的各寻乐。真龙总要腾云雾,真凤亦是展翅飞,千丝万缕乱如麻,当以金剑斩烂霉。寻留一方清净地,玉龙山雪映大丽。

           

甲:今天是星期一,3月3日,后天就是惊蛰了,惊蛰之后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A:这个惊蛰的古意就是惊动了蛰龙,蛰龙被惊动后,则抬头望月,望月之后就是三月三为龙泼水洗尘凡。

甲:从书信中看,一些学人已步入行观,一些学人在光爆之中,一些学人处于排病康复之中。但最着急的是这第三部分人,总是不断地问怎么西天月还没出来?图像怎么还是没有?

B:正是在这求功求成心切,又不知如何前行的无可奈何之中,慧远曰,求佛念佛吧。于是念佛之声声声入耳,众人亦和之,只是没有那念佛一声应一声……可知佛何故未应?没有去心相应。佛不是不应,但佛只能是应心之声,却无法去应嗓子眼之声。

C:处于康复之中的学人,不可去追求光爆,更不可去追求通灵。而西天月不是追求的,凿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为何不要去追求呢?在多年的生活工作奔波中,从表面看你依然是个溜光水滑的大萝卜,但里面却早已糠了。故而必须认清自己的起行基础,已是糠萝卜了,那萝卜汁早没了。是故就要耗费大量时日去产生、恢复汁液去润糠。很多六十多岁的人一行神功,身体壮了,气色变了,有精神了,还产生了性欲和性感,何以故?是功法使你产生恢复了萝卜汁,使你的本命体、命源体得以滋养。

没有足够的萝卜汁,西天月是难以出现的。就是一时激发出现了,也难以保留终日、终月、终年。为什么?如滑铁卢一战,援军上不来而大败。

那么,妙巧的行法应该如何呢?两个字,“自然”。底气尚不足以维命,却一味求功心切,就是把能量一时调上来了,也仅仅是如花点钱看一场“拉洋片”。基础土质收拾好了,花苗会应时自然成长,适时孕蕾,应时而开。底气不足,花株危弱,即使勉强开了,不仅花色暗淡无光彩,无香音之神气,而且花期短促,开完花,植株也就累死了。

通灵亦是如此,低位通灵并没什么好处。通常女巫皆属低位通灵,自己做不得主,往往大病大闹一场。就是通灵之后,亦受所供大仙的控制。今天想吃烧鸡,明天想吃烤鸭……若不依从,说让你难受,你就得卧床不起,去医院还查不出是什么病。

故而不要求快,不要求立竿见影,单车花炮早早过河打过去了,是显得挺快。但对方步步为营,以阵法压过来了,你那无用的单车花炮还得撤退。

把底子打好,把九阴九阳九拜的小动作,微妙细小之处把握住了,若真是学会了,把握住了微妙细小,不论是糠不糠,七天行功,一轮明月朗朗在目前。但若是糠的则没有用,白费劲。

通灵成像则有两个渠道,一是练功有成,能量具足而强行开目。二是心相应自然成就。

D:从学人行功动作来看,大多距微妙细小之处甚远。比如九阴功,微妙之处在于脊柱的前后微动微抖微甩。而九阳基训一、二、三套,多是在于脊柱的旋抖。比如神龙抓爪、神龙刺爪、抽掌摆尾等式,都是明显的脊柱之旋抖。大多学人不仅旋抖之劲未能使出,而且大架子也拿不住。比如,神龙抓爪一式,抓是往回抓,但大多学人皆做成往前够。抓含有探之意,够则是全力去伸。而且不仅一只手臂全伸出去了,还怕够不着,连整个身 躯都大倾斜也伸了出去。从理上看,这种手臂身躯全伸了出去是大错,一全力伸了出去就回不来了。若是对方一扣腕顺势一拉一带,来个二两拨千斤,那你就飞出去一丈远。是故,抓爪为探,试探性的,欲伸不伸。既要往回抓,身 躯就不可往前倾斜。比如你端个大盆深入大水缸里去端一盆水,你的身躯重心要往回坐,不然会来个大头沉,水没端上来,却一头扎进了水缸。慢慢练吧,都别着急,就是去的早了也是个等,又是何必争着抢着去西门峡换防。

甲:师又去了武陵桥……

乙:在几家店铺和地摊上转了转,是要选几个曲子做后面的配乐用。师说,全是三、四手以后的自制翻录带,质量太差,封面用的倒都是各音像公司的贴面。

甲:不知师最喜欢听那位歌星的曲子?

乙:师说,高胜美唱的最好,里面没有拿五做六而是透着真情。但高胜美不适于唱洋调,唱中华民族的调那是最上加最。

甲:何为最上加最?

乙:就是令人醉上加醉。记得好些年前,台湾崇正国际联盟总裁与师闲聊,谈到海内外歌星时,师说,高胜美唱的最好。又过了几年,白娘子电视剧在大陆上演了,结果那不知使多少男儿醉的千年等一回,正是高胜美唱的。

除了高胜美唱的之外,师比较喜欢听的是“小放牛”和柳州姑娘会梳头,梳个狮子滚绣球。

甲:今天川人来电,她说才刚行观半壁山,只见一群女仙都在梳头。问之何故,曰,迎龙。又一位道,梳理一下头,结个新发型是表层次的上升。

A:这一点在显态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在家人,对于妇女就更显重要,定期梳理一下发,做个发型,可使你精神焕发,一脱萎靡和不振。佛门中要求僧尼每半月剃一次头,剃头就是梳头整发型。

甲:僧尼无发又整个什么型?

乙:无发也是型的一种,无发并非就是无型。当时师说,问问是谁梳的狮子滚绣球?

川:问了,有人回话说是月娘。又听一人悄声骂道,梳你妈的和尚秃头滚绣球。

乙:问问是谁说的?

川:有人回话说是“西大妈”。却见西大妈一脸的不高兴,说,真是多嘴,一个个都是等不及的骚货。我忙问,谁最骚,众仙道,当然是最小的那位。

A:近来行功如何?

川:为什么那秋月总是在目前挂着,白天黑夜总是那样。有时甚至如太阳那般明亮,有时又暗了下来,边缘就像是有些乌云。

A:行功到此时,全在于一个心境。心安则亮,心乱则暗。

川:只是当听见有人非议时,想不通而心烦。

A:这叫物来则映,物去留影。

川:你这话一脱口,脑中一下印出了六祖慧能说的话,明镜亦非台……

A:修到此步就在于留不留影了。若是留影,则耿耿于怀。若物去无影,就如无此事一般。通常人有心疾,心疾不仅使人衰老,同时造成人生理失调而生病,其实全在于留影过多。

川:如何才能无影?

A:通体透明,玉洁冰心。

甲:南京城里捎来一信,说台湾人来信,将在暮春时来一批爱好者修学神功。信中又说,神功法的行功录音磁带带回台湾后,反响很大,其中配乐配曲几乎全是台湾音像公司制作的,这就涉及到版权问题了。他们与台湾音像公司交涉以后,公司表示免费赠送神功法版权。但是,虽是采用的台湾音像公司制作的录音,可实际使用的配乐磁带又不是原版带,音质效果很差。故而台湾音像公司要求,神功法行功录音磁带,由他们负责重新合成。

A:师说,此事就由南京方面安排办吧。

甲:第260集《破镜重圆》,内中有位地九宫代言人,自称是“飘香女”。我想她大概是属于“香音之神”那类的飞天佛,就是当年释佛亲自授记的众花女,皆叫“妙花”的佛。

B:她们这一类飞天,通用名号皆为妙花佛,这是类名。就像动植物分类一样,这一类叫人,那一类叫猪。但同类之中又各有各自的特定的名号,大概是这样。

甲:师接到南京城送来的各地学人的信件,极少作答。对于较典型的有共性的信件就分别转微山、东湖、雷洲等小刊,这种做法又是何故?

C:在修这个路上,大中小各层次的飞跃提高是使用“悟”这个名词术语。悟,又分为顿悟、渐悟、开悟三类。从对应上看,顿悟为大层次飞跃,渐悟为中层次飞跃,开悟为小层次飞跃。对于修者而言,经明师点化、开示而得悟,这个悟叫开悟,但往往修人误以为这个就叫顿悟。渐悟是在修学中的点滴体悟,犹如微微闪闪的火花,这种火花是心灵碰撞所发。比如,阅《修行者》就是个渐悟过程,行功中的点滴体会以及行观中的图像语言,皆为渐悟所得。

至于顿悟,那是求之而不得的,修人往往在一生之中也难以遇到顿悟之机。开悟和渐悟是可求的,而顿悟是可遇而不可求。是故,给学人产生顿悟之机就是个极为细腻妙巧的问题了。为此,师应用了各种方便之法,目的是令学人能获得顿悟的机会。

顿悟与渐悟、开悟有着本质的不同,顿悟是逢机从自己流出,渐悟、开悟属外来。

一般来说,师是通过下列各种方便为学人创造顿悟的机缘。

一、在《修行者》的写作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一层层套着写,设下大量伏笔,犹如给一泻千里的大江设下一道道大闸,把水憋住,产生水势,令巨大的水势自己去破闸而出。如若学人刚有点水势,回信一点化,那就等于开闸放水而成开悟小层次。只有学人水势蓄足,自己破闸,犹如山崩地裂的瞬间,犹如猛虎下山,犹如咆啸的巨龙冲出,这个瞬间就叫顿悟。如若学人阅读教材,走马观花,漫不经心,似是一看就懂,什么都明白。这个一看就懂,一看就明白的过程叫渐悟。故知,开悟不如渐悟,渐悟不如顿悟。

学人的相互交流,也是属于相互开悟、渐悟的过程。

二、对一些学人当头一棒,打的昏头转向,打的死去活来,连批加骂带损,吃瓜带打皮,一层层的削。这种方便只能是随机,遇到了,听到了,就狠狠往死里给来一下。比如,《修》中对一些大宗师、大气 功师是连损带骂,就是令其破除名利法障,同时也是给学人敲个响。

三、顺其自然。明明是看到其走偏了,行歪了,但不理不睬,视若惘闻,令其歪下去。其歪到极点,撞了南墙,在这个瞬间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狠狠加上一棒,说不定就是个顿悟的战机。若是提早点开了,犹如放了水也就没劲了。比如小孩学走路,你若总怕他摔了,总是舍不得撒手,小孩长大后就只能 拄着拐行步。

又如,师观某站的负责人,其刻苦行功,但就是卡在一个法障“分别心”上过不去关,如若点开,仅成就一个小小的开悟,而其却失去自堵自蓄水成势的顿悟之机。同时,其站内又一学人正处于物来则映,物去则空这个层次的修炼,只是这个影总是不去。于是就令分别心与物留影相碰撞,使之各自行至自己之极点。

如此,分别心会越来越大,物留影会愈来愈重。这个原理就叫物极必反。在这个反的瞬间,极点的瞬间,就是可能爆发顿悟的战机。如今点开了,这个战机也就失去了,顶多顶多成就个开悟。俗曰,一生能有几回醉?而顿悟之机遇就更是难逢,正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就悟的宇宙属性而言,三界内的顿悟其本质仍属渐悟,仅是比通常渐悟来的剧烈,来的凶猛,来的痛苦,是个大起大落的突变。故知,顿悟仅是名之为顿悟,实为渐悟。对于修人而言,在自己的修史上若不经历九次顿悟,八十一次渐悟,那是难得有成的。但九次顿悟,并非仅在一世之中,往世的顿悟也在此累积之中。

四、借助通灵行观,使学人在本尊师所开示的图像语言中产生渐悟和顿悟。

甲:川人来电说,近日行观却是极少出图像,总是一个大光团如如不动的呈现在哪儿,光团的背景是把椅子。

D:这本身就是图像语言,那光团就是实相,就是法身。而以往呈现的各种人物相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是一种虚相,唯此无相之相方为真相。古曰,真相大白。故知,真相仅仅就是个“大白”。除大白之外的种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为相对相,而大白是绝对相。《心经》曰,此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甲:川人问道,如若修出三界,只落得个真相大白,那又如何去享受大自在天王的自在呢?如若是那样,修出去可就真没意思了。

E:有意思就是风波、坎坷、磨难后的喜悦,求之不得之所得。如若无风波无坎坷无磨难无所求,自然也就没意思了。

生命本质,这个大白是顺应不同的时空层次而依托不同的假外衣。三界外,大白处于有为时,就呈现种种相应相,如若处于无为时则呈现大白相。比如,大家都很普通,但忽而想有点为,热闹热闹,于是就合演一台戏,各穿各的戏装,各进各的角色。戏演得极为精彩,悲欢离合多变曲折。玩够了,戏已演完,卸去戏装假外衣,依然是一群普通。在以前的篇集里,仙尊们早就点明了这些,其曰,天上天下一台戏。故知,修行修炼就是入戏,在戏中去破除一个个法障。法障破尽了,也就没戏了,也就出戏了。

甲:出世间法又是何故非要顿悟不可?

E:先从哲学上研讨,可知有个质量互变定律?渐悟相当于量变,就是再多也并无质上的变化。顿悟相当于质变产生的飞跃,而量变是没有飞跃的。量变仅仅是个积累,积累到极点,引发质变,从而产生飞跃。五祖弘忍之所以把衣钵传于六祖慧能而没有传给佛门公认的继承人神秀,问题就在于,神秀修的是量变,慧能重在引发质变。

从功法角度看,质变、顿悟是产生心灵剧烈的大震颤,渐悟以及开悟,是属于心灵上不十分激烈的碰撞。

从出世法角度看,九世阴魂的归位,是发生在心灵大震颤的瞬间,犹如宇宙飞船的空中对接,或是火车的挂车头,或是挂车厢。

甲:从前面的研讨中,方知那僧尼以及皈依的居士都改姓释了,这并不是释佛规定的,而是以后的中国和尚自己倡导实行的。那么,姓释与不姓释其区别何在?

E:此举本属多余。十方三世一切佛并不是个个都姓释,这说明不姓释照样能成佛。再说,如若姓释是成佛的必要条件,那么,释佛在世时就会直接令其随身弟子姓释了。

释佛建佛之所教,其全部意义在于出世,故知凡与出世无关的加码,皆属偏引偏见,非为佛之所教。出世法与凡人凡世姓什么叫什么根本无关。姓名本属于世间法中一种特殊的符咒,姓名并不是出世法。只有佛给予的授记才与出世法有关,但授记不是要求的,授记是有背景的。至于姓名这个特殊符咒,它奇妙的诱导一个人的一生命运,日本人从中国古文化中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并试图应用这个规律改变人生运程。从性质上看,这是属于世间法范畴,是故不在本书研讨之内。社会上有很多的人热衷于改名字,这是人之常情,希望能有个美好的人生。但也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取个好名字上,名字只是对运程有个诱导作用,它几乎展示了一个人人生的轨迹,可名字决定不了一个人人生轨迹运行的量级。

甲:轨迹和量级又是如何?

E:轨迹犹如是发射出的一枚炮弹,这个炮弹从炮口射出后直至着落点,其所运行、飞行的“线”。

一个人的运程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名字仅是其中之一,但是一个很起作用的因素。比如同一门炮发射出第一发炮弹,着落点是A弹坑。以同样方法发射第二枚炮弹时,着落点是B弹坑。为什么不能也落在A弹坑呢?这就是决定运程的不光仅是名字,还有其它因素。但是A弹坑与B弹坑相距不算远,AB两弹的运行轨迹也几乎一样,即,从炮口 O点至落点A和落点 B的距离大致相同,OA曲线与OB曲线的两个至高点HA和HB也大致相同。那么,这个大致相同的运行轨迹又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呢?是处于O点炮位的角度。名字起个角度的作用。

但是,同样角度的炮位,发射C弹,C弹的引爆药量要比AB弹大的多,这样,C弹的运行轨迹就会与AB两弹不同,但却与AB两弹的轨迹具有同类型的相似性。犹如等边三角型,三角型A和B的边长都是三公分,而三角型C的边长是九公分,它们不相同但相似。这个相似而不相同就是量级上的差异。量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运程虽是在运行轨迹上相似,但运行的层次却是差异极大,甚至一个是在沿街卖豆腐脑的层次上运行,一个却在市长、总经理的层次上运行。

量级的大小是由生命本质所含的能量决定的,只注重调整名字符咒的力量,仍仅是在同一层次上改变一下炮位的角度,却无法改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