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集

首页 往前 往后

《修行者》— 第一部 瑜伽行

第三篇 一卷经

第二十四集 瑜伽大关

  上一集中的歌言,是《薄伽梵歌》的中心思想。它告诉人们,行为的准则是按天意去行动,与天相应就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生则勇敢奋斗去获得大地,死则升天。

  这不禁令人想起西楚霸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相应是与天相应,而不是与人相应,是应天德而不是应人德,这是修出去的关键。

  在《薄伽梵歌》的其余各章颂中,除十一章之外,其余内容并不是在战时,即在战车上说的,而是在战前和战后说的。后人成书时,为了方便,故一起并入战车之言。这部分内容里,串入了1500--2500年前的一些宗教思想,属于人教而不是神教。虽如此,修行者也应仔细体味。

  御巫用天眼、天耳追踪着克里希娜对阿周那传教瑜伽思想、瑜伽功理、功法。克利希娜着重指出:不要死守着陈旧的经典不放,去追求毫无意义的宗教仪式。她说:

  那些蠢才花言巧语,只信经典其它皆无。

  那些蠢才利欲熏心,唠叨繁琐仪式重重。

  梦想升天荣华富贵,只会导致果报轮回。

  克利希娜又指出:要重因但不去追求果,也不需去执着无为。要将果看得很淡,将成功与失败等同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超脱,才能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一心修炼。

克利希娜说:

  你应从三德中得以解脱,

  要坚信灵永恒超脱双味。(双味即等同观的反面)

  弃财产丢幸福专注自我,(自我是指身中大灵)

  入三昧冥想我瑜伽禅定。(打坐时不要想福、财)

  旧经典如孤井用处几多,(双意:井见识、井量小)

  洪水来一口井用处几何。

  你只管行瑜伽不求结果,(只管耕耘,不求结果)

  切勿使求业果成为动因。(这是修功有成的诀窍)

  莫执着求无为坚信瑜伽,

  是成功是失败等同看待。

  贪业果入迷惑卑微可怜,

  智慧人将业果全部舍弃。

  有为中修瑜伽则是诀窍,

  解脱了生与死三界束缚。

  何为善何为恶全部抛掉,

  这才是无灾难至胜境地。

  只有在超脱了迷惑疑团,

  才不会被已闻事情惑乱,

  也不会为将闻事物迷混,

  被经文弄得你颠倒迷乱。

  一旦你坚定地处于三昧,

  你才会把瑜伽真正得全。

  冥想黑天女神,意守心中大灵是瑜伽三昧的一种入定方法。克利希娜指出:旧经典如井底之见、繁锁的宗教仪式毫无用处。真正了脱生死、出三界的路只有一条,即打坐入定,且要于心无求。一求果心必乱,心乱则不入定。

  不少修持、练功者,一打坐就想,能出神通。或想,若毫无结果怎么办?那就全完!全了戏,根本不可能入静、入定。

  御巫又听到黑天女神开示般度王子,瑜伽三昧即入定的人是什么样。她听到克利希娜说:

  摒弃了识心中种种欲望,使自我得满足宁静安祥。

  处忧患也不为忧患所惊,居安乐亦不为安乐所动。

  弃情欲却畏惧亦无嗔怒,方可谓真智慧坚定之圣。

  无论是逢吉祥还是遇险,既不喜亦无忧无有怨憎,

  任何事任何物均无爱意,谓此人得智慧称为坚定,

  又犹如灵乌龟缩回肢体,摄诸根断迷惑抽离根境。

  修瑜伽大闭锁所有感官,瑜伽者大智慧可谓坚定。

  戒食者物境去其味尚存,只有是瑜伽定味才消净,

  修持者只奋力若不入定,诸根燥不得安诱惑他心,

  打坐时专注我控制诸根,无欲望瑜伽行才算坚定。

  行功时乱思念诸种物境,对物境心失控迷恋重重,

  执迷恋生贪心种种欲望,欲望空人悲怆反生嗔恨,

  由嗔恨再生出无边迷惑,心散乱智慧灭他就完蛋!

  瑜伽者摄诸根漫游根境,心专注诸根服远离爱憎,

  瑜伽者大智慧自我克制,摄诸根方可获安逸平静,

  得安逸心宁静痛苦皆无,人平静心才能专注一处。

  不坚持瑜伽行则无智慧,不坚持瑜伽行心无专注,

  无专注徒持功永无平静,无平静无瑜伽何谈圣境。

  无成者皆因是诸根燥动,燥动者心难安随波飘动。

  波动心会夺走瑜伽智慧,犹如是八面风卷水中船,

  关键是使诸根脱离根境,但如此其智慧可称坚定。

  上述这段是一切修行者、练功者的大关口,不过此关,成者绝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