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功 指 南

首页  前页  后页

主 页

五、系列功法  

九阳功基础训练第三套

童子拜佛 天地大拜

一、妙航法师

六、功法要领:

九阳功基础训练第四套

七、神修摘要

二、神功问世

九阴功(标准型)

九阳功基础训练第五套

八、修行须知

三、三部圣典

九阳功基础训练第一套

小九拜功

九、部份练功者的反馈

四、功理学说(假说)

九阳功基础训练第二套

大九拜功

练功录音磁带目录


三部圣典

    三部圣典是古人留给后代修行修炼的宝典。这三部圣典是出自印度佛门的一卷经,出自印度神门的一首歌和出自中华神门的一本易。《修行者》把一首歌放在三经之首,因为它是修行的思想指导。把《心经》放在第二步介绍,因为它是修行功法原则上的指南。把《易经》放在第三步介绍,因为它是具体持功的方法。上述三经合一,是修行的万全之法。

    在三部圣典中,除一首歌的内容比较直接了当之外,其它两部均含显、密二意。几千年来,人们对圣典编撰了浩如烟海的显意注解,使后人阅之,如坠五里雾中罔知经典原意。只有极少数高僧大德,悟知经典密意,然而留下的却是隐语解密,后人也是看不明白,妙师经过潜心研究和实修亲证,撷取圣典密意显解,隐语明传,始成中华昆仑神功,为修行、修炼、探索宇宙生命奥秘之志士,提供了可行的方便法门。

    (一)薄迦梵歌(一首歌)

    薄迦梵歌是一部神学书。歌中女神薄迦梵是指印度民族从古迄今心目中所崇敬的梵天第一大神,大自在王“黑天”。据传,在中国古代的朝野,也都供奉大黑天。

    薄迦梵歌是记述距今4500多年前(约比炎黄时代早一些年),古印度时代的一段史迹。当时,在俱芦之野,印度两个兄弟部族之间,为争夺王位继承权,发生了一场大战。传说,大黑天以男相下世,名克利希娜,帮助般度王子,夺取了战争的胜利,维护了母系承传。

    薄迦梵歌是一部瑜伽功理功法书。歌中记述克利希娜对般度王子的谆谆教诲:应如何确立大无畏精神以及如何修持的指导思想。他给王子系统讲解了灵魂不灭、与天相应、有为无求、中脉功法、涅槃功法、再生功法等等。一首歌中表述的修行功法的理论基础和修持心要,成为印度瑜伽的起源,也是印度古宗教的起源、密宗密教功法的源头,现代瑜伽修持法的核心。“神功”的指导思想、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的修行精神及中脉功法等等,均源于此歌。

    (二)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经)

    《心经》是佛门三藏十二部八千五百卷经典的总持,是众多经典中的精华,如以常用的定义语类比,《心经》可谓佛法的纲领性文件。当年唐僧奉诏赴西天取经并译注般若最胜大经六百卷,其中最简要的就是《心经》。

    《心经》,从其显意上看,是一部阐明佛法核心内容的意义、启发人们向佛之心,修持佛法以获得般若智慧、渡过人生烦恼生灭的苦海、到达彼岸的经典。全文内容只有二百六十个字,言简意赅,总括了出世间一切诸法之理,阐明了诸佛菩萨观照、悟空、修证之法,是佛经的精髓。一千多年来,注解此经之人不可胜数。但大多是从经文的显意解释。而真正能将其密意讲解出来的,唯有唐朝大颠和尚,但大颠和尚解《心经》用的隐语解密意,故千年以来,又无几人能看得懂。致使一部上乘密典,成了凡人的口头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经妙师译解的《心经》,乃是一部修行者的修持大法。《心经》之心,可称为心灵、大灵、人的生命能量本质、生命光音色能量体、性光、灵光等等。《心经》之经乃径、灵光大道,此径即是中脉,上通天下入海,即上通中脉七轮之天轮,下达中脉七轮之海底轮。《心经》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其意即为大灵回归宙心的途径。

    《心经》修持的步骤,大颠和尚概括为五步行,即:1、穷究见闻(先把理论搞明白),2、先取见性(把摩尼珠练出来),3、次第入顿(打坐入静入定),4、后无凝滞(中脉通顺,能量蓄足),5、始到牢关(说走则随时可走了),这种修法,实际就是释迦佛本人的修法。释伽出生不久,其母去世,他长大后决定出家探索生死的奥秘。他先苦修了六年瑜伽功,能量已达4.4级,眉轮具足明亮的秋月,又在树下打坐入定七天七夜,能量达4.9级,把秋月炼成摩尼珠。随后去林中打坐入定48天,能量达7.4级。“神功”的修持法,实际就是释佛的修法。“神功”系列功法,先讲三部圣典,就是先把理搞明,传出九阴功,就是要把摩尼珠炼出来,然后再炼九阳功,就是解决大颠和尚五步行中的后三步。这种一步一步朝前走,刻苦实修的精神,贯穿在“神功”整个的修持过程之中。

  (三)易经(一本易)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古至今的易学大家纷纷注易解易,使《易经》成为灿烂的东方“文化。

    《易经》的用途有三:一是卜筮,二是功法,三是义理。《易经》的卜筮术,现代称为预测学,但现代研究应用的预测方法属逻辑式,而对古代的形象式的预测方法却未能开发。之前的《易经》在功法上的应用,仅仅局限在炼丹上,而对至关重要的摩尼功法也未能开发。至于义理的应用和注释,不亚于佛经。大量的经典,却掩盖了经中的功法真谛。

    《易经》的显意是预测,密意是功法,而义理则是后人对易的发挥。易在预测应用上,原始的方法是用形象式,到周易之后,才大量应用逻辑式。这两种形式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后天意识思维能力的进化,也反映了人类先天功能的退化和丧失。逻辑式预测法的蓝本卦爻辞,就是形象式预测法的文字记录。

    易中功法共有三套。第一套天地大法是天地大卦中隐藏的功法,称为日月神功,其分则为九阴功和九阳功,合则为明功,即摩尼功。而此功法与古印度的瑜伽功法完全一致。第二套是水火大卦中的丹功,第三套是大定功。数千年来,道家只开发了水火功即丹功,这是世间大法。出世间法是第一套和第三套,但第三套大定功法尚未整理问世。

    《修行者》对第一套天地大法即摩尼功法,作了详尽的介绍,将天地大卦中的卦爻辞,密意显译而成九阴功和九阳功的具体功法。故神功的具体修持方法多来源于《易经》

    综合上述三部圣典的精要,就是指导人类大灵的回归大法。中华昆仑神功就是溶三部圣典的精华于一体的修行神功。